{天美平台}行业标准:权威解读香精是化妆品中的常见成分,赋予产品宜人的芬芳。但是,越来越多的化妆品标榜“无香精,更安全”。所以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如先来了解一下:香精是什么。
护肤品中的香精,通常由多种人工合成的、或天然的香料按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按照现行的国家法律规定,成分表上可以统一标注为香精,并不需要标注具体成分。
也就是说,香精其实具体分类十分庞杂,不同产品的香精成分可能千差万别,功效和安全性差别也很大。
其实,闻起来有香气的不一定添加了香精,可能是配方原料中自带香气。如玫瑰精油里的玫瑰香味,就是玫瑰自带的。
而闻起来没香气的不一定没添加香精,有些香精中和了原料原有的味道,闻起来就是没有额外味道的。
香精过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常见的香精香料过敏原(变应原)有肉桂醇、肉桂醛、羟基香茅醛、戊基肉桂醛、香叶醇等。
不过,抛开剂量谈毒性不现实。日常生活中,化妆品、洗护用品里添加的香精含量相对较小,且只要是符合生产许可的产品,其添加的香精的成分和含量相对比较安全,正常人发生过敏的几率较小。
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含致敏源的香精已经非常普遍了,只要不是小作坊的香精,一般不会出现过敏的问题。而且随着其他原料的制造工艺的提高,其气味也越来越小,已经不需要使用大量的香精去遮盖原料的异味,所以化妆品配方中香精的添加量可以非常小,只是稍微一点似有似无的香味,往往更受消费者欢迎。
长时间累积使用低劣廉价的香精确实对皮肤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但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香精的档次、添加含量,以及人体的个体差异。因此,没必要谈“香精”色变,只要在挑选时注意:
由于个体差异,建议在筛查出自己对哪些香料过敏后,罗列出“黑名单”,挑选时要特别注意产品包装标识,尽可能甄别与避开。
如果你处于屏障受损期、或是易过敏体质、孕妇等特殊人群,建议优先选择无香精产品。
要注意,宣传语或产品标签非常容易含糊其辞,看成分表标注来判断才是最准确的。
很多化妆品原料都带有特殊气味,会让人难以接受,添加香精就是为了掩盖原料的气味,提升消费者的使用感。
此外,好的香味还能给人以愉悦的心理享受。如情绪测绘法显示,柑橘类香味能让人感到幸福,香草味则让人感到放松等等。有研究发现,皮肤中有多种嗅觉感受器,香味甚至可以影响皮肤状态。
还有不少实验证明,香味会给人心理暗示,影响使用者对产品的看法。比如闻到薄荷的味道会让人感觉镇静清凉,闻到玫瑰、蜂蜜味道会让人感觉保湿滋养等等。
总体来说,虽然化妆品香精有可能令小部分人过敏,但它在生活的很多时刻,也给人带来过愉悦、满足、幸福的感受。我们在选择化妆品时不必过度在意是否使用了“纯天然”的香精香料,天然与否与化妆品安全性本质上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