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华谊娱乐~主页近日,“辣条第一股”卫龙美味发布了其2024年的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为62.66亿元,同比增长28.6%;年内利润达10.68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全年度毛利率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至48.1%。
伴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于谨慎和理性,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以魔芋爽、风吃海带和小魔女为主要品牌的蔬菜制品业务于报告期内发展迅猛,年营收额首次超过调味面制品业务,成功实现“双轮驱动”式增长,公司整体布局发展稳中向好。
众所周知,被消费者唤作“辣条”的调味面制品一直以来都是卫龙的标志性产品,在营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更是旗下首个10亿元级的大品类。
或许是本着布局新赛道增强营收能力的目的,也可能是出于尝试新兴品类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的考量,2014年左右,卫龙推出了首款以魔芋为原材料的辣味休闲食品——魔芋爽。
在接下来为期数年的创新升级发展中,卫龙先后又推出了风吃海带和小魔女素毛肚两大系列产品,进一步增强自身市场渗透能力,并让蔬菜制品业务成为旗下第二个10亿元级的大品类,“双轮驱动”模式已见雏形。
一直到近两年,凭借低脂肪、低能量、素食等健康化升级和年轻化营销,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业务迎来高速发展期,从10亿元级的跨越顺利成长为能与“辣条”相提并论的重点业务,营收规模首次超越调味面制品业务。
结合近三年卫龙美味的财报信息来看,2022年至2024年蔬菜制品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6.93亿元、21.19亿元和33.71亿元,所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6%、43.5%和53.8%。至此,卫龙美味的“双轮驱动”模式已然成型,为公司业绩发展与业务结构稳定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董事长在财报中表示:“本集团持续拓展和优化销售渠道,全面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建设。在线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传统连锁商超、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同时我们也积极拓展零食量贩店、仓储会员店等新兴渠道,从而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诚然,作为卫龙的主要“阵地”,线%的收入。截至报告期末,卫龙线家,业务覆盖全国乃至海外重点市场。
只是就现有数据来看,短期内库存与产量的矛盾问题或许是左右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库存方面,卫龙美味先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存货约有4.2亿元。而到了2024年末,存货金额直接翻番来到8.8亿元之多。
而伴随库存量激增的是,卫龙美味报告期内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也分别高达65.4%、96.3%和88.8%,综合产能利用率达77.7%。
一边是迅速高企的库存,一边是蔬菜制品即将登顶的产能利用率,伴随蔬菜制品收入规模增长,逐步改写调味面制品“一家独大”的格局,产线布局方面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现任首席执行官孙亦农因个人事务及其他业务安排,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职务。其辞任执行董事职务自3月27日已生效,辞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则是将于4月30日起生效。辞任后,孙亦农并不会离开卫龙,而是将继续担任公司顾问职务。
董事会进一步宣布,刘福平已获委任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自4月30日起生效。
根据卫龙美味官网的信息显示,刘福平其实是卫龙的创办人之一。1999年至2001年之间,刘卫平、刘福平兄弟于漯河创办了平平食品(卫龙美味的前身),开始生产“辣条”等面制品产品。
在此之后,刘福平先后担任过漯河市平平食品厂副总经理、平平食品总经理、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可谓是一路带领着卫龙成长。
一直到2021年,“快消老将”孙亦农带着他在雀巢、可口可乐等快消企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经验加入卫龙,带领公司成功于2022年登录港交所主板,并推进了近年间的产品健康化、年轻化转型升级等一系列动作。
如今帅印从“职业经理人”处重回创始人手中,未来的卫龙将走向何方?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巴基斯坦总理最新表态!印巴高强度对抗持续:巴方称与约80架印度战机交战!印度一地传出爆炸声
分享食品资讯与新品情报,报道食品饮料企业动态。立足行业观察者立场,倡导食品饮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